为子孙留下繁盛的物种
作者:李景卫
澳大利亚古生物学家的一项最新研究结果表明,世界将面临一场生物大灭绝,而且这场大灭绝可能比给恐龙造成灭顶之灾的大灭绝更为严重。科学家们把这场大灭绝的动因归结为人类活动和气候变化。
澳大利亚麦考瑞大学古生物学家约翰·阿尔罗伊博士9月3日在《科学》杂志上发表了他的这一研究成果。阿尔罗伊根据古生物化石追踪地球历史演化过程中主要海洋动物种群的命运,多年来,他从世界各地收集到10万枚海洋动物化石,并把这些化石编制成数据库,进行科学分析,追踪在2.5亿年前二叠纪末期或二叠纪和三叠纪交界时期海洋动物大规模灭绝的成因,以及当今海洋动物命运的走势。他得出的结论是,一场大灭绝正在酝酿之中。新的大灭绝将打破海洋种群的平衡,改变主要种群支配地位。海洋生物将随着海床的改变戏剧般地被毁灭,对过去的环境已经适应了的生物这次也很难躲过去。也就是说,新的大灭绝的毁灭程度将是前所未有的。
科学界普遍认为,地球历史上发生过五次大灭绝。上一次大灭绝发生在大约6500万年前,那时,曾长期统治地球的恐龙灭绝了。20世纪80年代,考古学家们对墨西哥尤卡坦半岛上的巨大陨石坑进行了研究,确定那是小行星撞击地球所致,并认为恐龙就是在那次撞击中灭绝的。但也有科学家认为,恐龙灭绝不单单是小行星撞击墨西哥的后果。他们研究发现,同一时期在印度西部曾经发生过多起火山爆发。在火山附近,还有巨大的陨石坑状地貌,说明那里也发生过小行星撞击地球事件。这些无疑都是导致恐龙灭绝的原因。最近,美国《地质》杂志载文称,据考古学界初步研究,本世纪初在乌克兰发现的陨石坑也是小行星撞击地球留下的,从而进一步说明,恐龙的灭绝是由多颗小行星在多处撞击地球所致。文章还说,小行星撞击乌克兰的时间可能与墨西哥小行星撞击事件相距数千年。科学家们的研究结果告诉人们,地球一路走来曾遭到小行星的轮番撞击,最终导致恐龙灭绝。
阿尔罗伊认为,预示中的大灭绝将不再是小行星撞击地球所引起,而将是外来物种引进、化肥农药残留、核试验、海洋化学污染和乱砍滥伐等人类活动的后果。气候变化、全球人口快速增长也将是其中的原因。这一观点得到生物学界的普遍认同。阿尔罗伊说,人类是在拿大自然当实验室,其结果不但驱使生物灭绝,人类本身也将因此面临完全不同的未来。人类可能在大灭绝中失去所有的东西,“包括我们自己”,因为每一类物种的灭绝都有可能改变整个生态系统。
不过阿尔罗伊说,目前的状况“还不到2.5亿年前大灭绝时那么糟糕”,人类失去的也“还没有那次大灭绝时地球失去的那么多”。是的,人类没必要为此而惊慌,但不能不由此而警醒。人类的命运掌握在自己手里。如果我们少一点破坏环境的行为,多一点保护环境的活动,我们就有可能推迟,甚至避免大灭绝的到来,为子孙留下物种繁盛的地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