触目惊心!开国上将故居被强拆只是冰山一角!
各地新闻央视新闻016-09-01 17:46
湖北省红安县,“红安七里坪革命旧址”,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却被镇政府拆除;
河南省商城县, “南街民居”,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如今变成了钢筋水泥的“仿古商业街”。
贵州省独山县,“龙家民居”,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也遭强拆!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7处不可移动文物,却只剩残垣断壁。
……近日,国家文物局向媒体通报了四起法人违法案件。是谁,拆毁了这些文物?
开国上将刘亚楼故居被强拆 只是文物强拆冰山一角
6月25日凌晨,哈尔滨,铲车的轰鸣声,巨大的破墙声,惊醒了很多睡梦中的居民,也打破了历史的沉寂。变成一堆瓦砾的,不是我们常见的普通民宅,而是一位将军的故居。
刘亚楼是谁?对近代史稍有了解的人都知道,他一生战功卓著,是中国人民解放军首任空军司令员,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毛泽东主席曾赞赏其为"将才难得"。然而,在他去世半个世纪后,他的故居,却遭到了这样的命运。
刘亚楼上将
包括刘亚楼故居在内,此次强拆,7处不可移动文物被毁于一旦,这其中,还包括著名的辽沈战役参谋部旧址。
此次"强拆"事件,在两个月后,才被媒体大规模报道。近日,哈尔滨市纪委监察局组成的调查组,已对 11名相关责任人,进行了追责。
事实上,这只是昨天国家文物局通报的四起案件之一,另外三起案件,文物破坏程度,同样令人触目惊心。
今年6月,湖北省红安县,"国共合作谈判旧址"遭违法拆除。作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7月初,在原址上,违法新建的"七里坪镇便民服务中心"已基本完工。
2012年6月,河南商城县人民政府启动南关旧城改造工程,这处保存有较为完整的清末商铺和民居建筑群,被变成了钢筋水泥的"仿古商业街"。
此外,在贵州省黔南州独山县,建于民国元年的"龙家民居",是当地清末民初的民居建筑典范。2013年7月,独山县引进房地产项目,建设地块紧邻龙家民居。当年8月,龙家民居被强行拆毁。
国家文物局督察司司长 刘铭威:上述4起法人违法案件,文物损失严重,后果触目惊心,涉嫌刑事犯罪,群众难以接受。国家文物局均已致函省级人民政府提出了督察建议,或责成省级文物行政部门向省政府报告,由上一级的人民政府提级查办。
国家文物局督察司司长刘铭威介绍,上述4起违法案件,都是法人违法的典型案件。
国家文物局督察司司长 刘铭威:从2013年到2015年,在国家文物局执法督查的统计结果中,法人违法的案例占到72%。法人违法包括政府的、企事业单位的、部门的法人违法行为。
究竟是谁毁了历史记忆?
一个星期的时间,4起拆毁文物的事件。文物是我们的前人留下的历史的痕迹,一旦拆毁了就再也看不到了。面对这些不可恢复的文物,我们到底应该能够做些什么能够保护住它们?
居民:刘亚楼故居被拆前破旧不堪 无人知是文物
棚户区改造,是好事,但是里面的文物,却是受到法律的保护,有关部门,知道吗?
哈尔滨市双城区东北隅昌盛社区居民 畅淑珍:7月6号就是我们这块拆倒了之后,这块给立了一个牌子,上面写的是此地是不可移动文物保护,不能动迁。
畅女士在双城区东北隅的劳动胡同,生活了66年,整个东北隅棚户区有260户居民,占地约5万平方米。这些房子都是在1987年由居民购买,成为私有财产,大多都被改建并且破旧不堪。
哈尔滨市双城区东北隅昌盛社区居民 畅淑珍:刘亚楼的故居在我家后面。那个地方更狼狈,三合院里住了一大家子人,满院子房子,东一个棚子,西一个棚子的,把那房子都毁得都不象样了。因此,拆迁,是生活在这里的居民期盼已久的事。但是,很少有人知道,这里有文物建筑,更别说对文物的保护了。
当地政府:开发商强拆 政府未批准
既然是文物,那么在被强拆之前,它们该由谁负责维护呢?东北隅棚户区里的7处不可移动文物,是在2007年至2012年的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时被认定的。但由于这7处不可移动文物一直没有经过上级文物部门定级,并且地处大片的棚户区中,因此双城政府曾向上级部门发文,建议对这些文物进行实地审核。今年上半年,双城区人民政府致函哈尔滨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请求拆除这7处不可移动文物。在6月24日,哈尔滨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复函双城区人民政府,明确要求原址保护或迁移保护,未经审批不得擅自拆除。但就在第二天,它们依然被拆除。
哈尔滨市双城区政府房屋征收办公室副主任 王云生:东北隅棚户区改造是市场化运作项目的棚改项目,由开发企业投资,然后由它自行拆除,并不存在政府指使强拆。开发商按照我们指定的房屋去拆,每交一处房我们都有验收单。这个房屋在交接的时候,我们已经在验收单上写了暂不拆除。
政府明确说了不能拆,但开发商却自行给拆了,那么,这个责任到底在谁?6月25日拆迁时,民警在强拆现场将铲车司机李某某和承担拆迁工作的企业负责人常某某抓获。8月31日,哈尔滨市纪委通报,包括哈尔滨双城区长毛臣在内的共11人,都已经被追责。
2016年8月27日,哈尔滨市双城区政府通报,根据国家文物局意见,当地决定对“双城刘亚楼旧居”等7处被人为破坏的不可移动文物实施原址重建。
全国4万余处不可移动文物被拆 执法力量凸显不足
在全国,不可移动的文物有76万多处,那么拆了多少呢?2012年公布了数据:据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统计,近30年来,全国消失了4万多处,76万多处,其中有一半以上是毁于各类建设活动。
国家文物局督察司司长 刘铭威:全国的负责文物行政执法的人员,大概是一万六千余人,相比76万余处的不可移动文物的保护,力量明显是不足的。文物保护终身追责 调离、提拔、退休也不例外。
这四起案件暴露的问题,只是冰山一角。国家文物局数据表明:从2012年至2014年,涉及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违法案件就有146起,法人违法案件占到71%,其中不少是政府违法,社会影响恶劣。
国务院日前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文物工作的指导意见》,《意见》要求地方人民政府要切实履行文物保护的主体责任,明确要建立文物保护责任终身追究制。对负有责任的领导干部,不论是否已调离、提拔或者退休,都必须严肃追责。
4月12日,全国文物保护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提出了明确责任、重在保护、拓展利用、严格执法、完善保障的要求,而国家文物局,也从这个月开始,在全国范围开展了“文物法人违法案件专项整治行动”,严防、严查、严办文物法人违法案件。此次通报的4起案件,是该专项整治行动督办的第一批案件。
国家文物局督察司督查处处长 邓超:开弓没有回头箭,后续我们会定期梳理各地上报,或者是媒体曝光、群众举报的重大案件线索,核实之后实时向社会公开。
“文物法人违法案件专项整治行动”,将一直持续到2018年12月。
法人违法,并非不懂法,造成的社会危害和影响巨大,必须加以遏制。只有这样,才能形成全社会自觉保护文物的氛围。
国家文物局督察司督查处处长 邓超:文物保护不仅是文物部门一个部门的工作,全社会共同参与,保护工作才能做好。从去年国家文物局成立了国家文物局文物违法举报中心,设立了“12359”文物违法举报专线,就是要方便人民群众来监督文物保护工作。
编者按:
法人犯罪的特点是打着发展的或公益的政绩的幌子,知法犯法,影响极坏。文物保护,在法律上不当作强制执行的法定却比如政策般的要求,行政和企业、个人可以规避法律和满足地方和私立的需求,不惜毁坏历史的文化,尤其加上近些年历史虚无主义思潮对人民革命历史的颠倒黑白的宣传,也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这样的事件,已经延续多年引不起重视,只有规定,没人支持,一切向钱看,不亚于一场灾难对文化的毁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