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大规模军演 谁是美日假想敌
12月3日至10日这8天里,日本周边海域、空域和基地在上演“历史上最大规模的美日联合军演”——4.4万名官兵、60艘舰艇、400架飞机参演的规模,是刚结束的美韩军演的6倍,而且美国的核动力航母“乔治·华盛顿”号也加入进来。
美韩几天前公开声称联合军演针对朝鲜,“向朝鲜展示武力威慑”。那么美日军演呢?针对目标是单一的还是多重的?
日本防卫大臣北泽俊美在演习开始前对媒体的说法是,军演“自然会考虑到周围安全环境变化,但我们不针对某个特定国家”。
但日本防卫省有官员已公开宣称:“必须向中国表明,日本有能力保卫西南诸岛民。这也是日本‘抑制力’的体现。”
《读卖新闻》解释说,作为日美联合军演的一环,因为有美国海军第七舰队的参加,在一定程度上是对在东海的中国海军的牵制。
表面威慑朝鲜 实际恶心中国
日本《赤旗》报称,此次日美军演主要内容是演练对冲绳以东海域的岛屿防卫,虽然没有明说是在撞船事件后针对钓鱼岛的特定演习,但不可否认,其主要目的是通过演习来彰显日美军事同盟的强大,进而对中国进行牵制。
此间有分析指出,美日军演安排在朝鲜炮击延坪岛、美韩针对朝鲜进行军演之后,表面上是“威慑朝鲜”,而实际上则是“以中国为假想敌”,向中国展示武力,“否则,在美韩日都评估朝鲜不愿意打、也打不起‘热战’的情况下,美日为何还展开如此大规模、高规格的军演?”
日本鼓噪尤酣 三国同盟现形
值得注意的是,韩国派出军事观察员参加了此次美日军演。而日本也曾派出观察员参加美韩7月的军演。
“天安号”事件和“延坪岛炮击”事件后,日本官方高调地对朝鲜表示强硬。其态度之坚决、之强硬,甚至超过了韩美。
“延坪岛炮击”事件后,中方提出尽快召开六方会谈团长紧急磋商。最明确表示反对的,是日本。
还有,近一年来,无论在美国白宫、国务院、国防部举行的有关朝鲜问题新闻发布会上,还是在华盛顿国会、智库举行的相关听证会、研讨会上,日本媒体似乎表现得比韩国媒体更加积极踊跃。有关美国对朝政策的各种“内部消息”,也是日本共同社传得最多。
一位在美交流的韩国学者对本报记者说,“天安号”事件和“延坪岛炮击”事件,为日韩弥合因历史问题造成的不信任提供了一个契机,也为合并美日、美韩同盟而成为美日韩三国同盟提供了绝佳机会。
过去美国在阐述东亚安全战略时强调,“美日同盟是美国东亚安全战略的基石”。如今,上至总统奥巴马、国务卿希拉里·克林顿、国防部长盖茨,下至美国多个智库及众多媒体,一再强调美国实践对“东亚盟友们”的安全承诺对美国亚太政策的重要性。而这所谓“东亚盟友们”,不再是单指日本,已经也包括了韩国。
在美、日、韩冷对中方提出的“六方会谈团长紧急磋商”后,3国外长6日却要在华盛顿开小会,“讨论朝鲜半岛最新局势及其对地区安全的影响”,充分体现出3国同盟一致对外的紧密性。
吓不倒朝鲜 美国仍不放软
“天安号”事件后这半年多来,美、日、韩3国在中国东海、黄海等海域举行了多次军演,大举“向朝鲜展示”武力威慑,结果朝鲜问题却丝毫没有积极进展,反而激出了朝鲜向美国展示新的“核能力”、“延坪岛炮击”事件,以及“可能发生”的朝鲜“第三次核试验”。
美国的不少朝鲜问题专家认为,目前美国制裁加武力威慑的对朝“战略耐心”政策,已经“走向了死胡同”。事实证明,朝鲜在“拥有核能力的道路”上走得越来越远。再这样下去,半岛无核化目标将变得遥不可及,美国可能不得不面对“一个危险的核国家”。
美国官方如今一致认为,朝鲜一系列“挑衅性行动”为的是吸引注意,获得与美国进行谈判的筹码。
那么,为什么美国不改弦更张,重新开始对朝鲜的接触呢?
美国前朝鲜问题特使普里查德对本报记者解释称,目前不是美、韩展开对朝“接触政策”的好时机,因为两国不愿“被朝鲜胁迫回到谈判桌”,而且要避免向朝鲜发出“挑衅行为反而被补偿”的错误信号。
有专家认为,无论美国还是朝鲜,都不会愿意把小规模“事件”升级为大规模“热战”——双方都承担不起这个后果。朝鲜问题最终还是要通过谈判来解决问题。双方的差异是,谈判时机的选择,以及谈判筹码的积累。
美国要的是重握亚太主导权
对于朝鲜半岛难题,美国上下不得不承认中国在其中的“关键性作用”,因为中国是“世界上唯一一个能够对朝鲜具有重大影响力”的国家。尤其在“延坪岛炮击”事件后,美、日等国一再强调中国“责任论”,要求中国“约束”朝鲜。
美国为什么一面要求中方发挥作用,一面又拒绝中国倡导的六方会谈呢?
美国相关专家认为,这背后有着中美之间在亚太地区主导的博弈。
近一年多来,华盛顿政治圈几乎异口同声地认为,美国政府过去陷于伊拉克和阿富汗的两场战争,忽略了亚太这个世界上最重要的地区,要求奥巴马政府“重新重视亚洲”、“平衡中国在亚太日益膨胀的影响力”。
而日本共同社借机抛出的“中国把南海问题列入核心利益”这一“重磅炸弹”,以及朝鲜半岛危机,为美国提供了求之不得的重大契机——重新拉拢渐显离心的亚太盟友,凸显美国军事存在的重要性和必要性。